《信陵君窃符救赵》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信陵君窃符救赵》同步练习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苏锦明
一、文化常识。
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内。安釐王把信陵封给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无忌,故号信陵君。
士是古代四民之一。《汉书·食货志》说:“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为士。”在商、周、春秋时,士是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周代诸侯受封国于天子,卿大夫受采邑于诸侯,士受禄田于卿大夫。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到春秋末期,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我国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时,“士”成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这些门客寄食于豪门贵族,听候差遣服务,故门客也叫“食客”。
战国时,门客们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掌管外交和军队。各国的贵族为了图谋功业,都大量收养门客。但门客中的某些人因为确有才干,他们投奔效劳于真正思贤若渴的明主,这就是所谓的“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这样又促使一些贵族具有礼贤下士之风,达到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斗争胜利的目的。
二、基础知识。
解释下面加点词。
仁而下士( ) 无贤不肖( ) 谦而礼交之( ) 以其富贵骄士 往请( ) 以监门困故( ) 公子从车骑( ) 不让( ) 公子颜色愈和( ) 遍赞宾客( ) 数请之( ) 故不复谢( ) 虚左( ) 留军壁邺( ) 实持两端以观望( )冠盖相属于魏( )( ) 而魏救不至( ) 且公子纵轻胜( )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 独不怜公子姊耶( ) 约车百余骑( )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 )( ) 矫魏王令( ) 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公子( )( ) 遂将晋鄙军( )
三、课文导学。
(一)第一部分。(1-2)
1、第二自然段共有三句话,中心句是:
2、“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的“此”指:
3、概括这三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二)第二部分。(3-4)
1、请概括这一部分意思。(字数不超过8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