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80个字。
新课程推进中的现状反思与对策商榷
铜仁五中覃秀良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但是笔者从当地的实际
课改中看到取得的成果并不象新课标期待的那样理想,并且
还有逐渐背离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趋势。本文就这一问题
以笔者的愚见与同行展开一些实质性的探讨,以期能够寻找
到出现笔者所见当前教育现状的真正根源……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社会
从2001年开始,国家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帷幕,时至今日,最晚参加课程改革的地区也都将新课程推行三年以上了,我们地区己推行了4~5年。
推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我中华民族的公民素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以迎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竞争;推行新课程改革,是要从培养“全人”的三维目标出发,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然而,在新课程推进的4~6年的时间中,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是否真正能使我们的学生初步具有迎接未来挑战的意识?教育改革的成效到底如何?这是值得每一个参与课程改革的老师应该深思和警觉的问题?这也是更加值得我们国家的党政领导应该深思和警觉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推行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通过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笔者认为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首先,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老师都不同程度地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为了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和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我们的老师们在百忙之中还抽出许多宝贵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观摩和反复研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调整和转变,可以说已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教学角色得到了可喜的转变,并仍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其次,一部分老师开始学习和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教育科研,使自己正在朝着专家型的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开发课程资源”等新词句已在老师中形成初步概念,教师继续学习已开始在老师中逐渐形成风气……第三,一些新理念比较到位的学校领导班子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适应和促进新课程教学的调整(但离“重建”的要求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