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0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姓名:蓝寿明。
单位:江西省万载县教委教研室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一)词语积累,把下列词语用正楷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美观(2分)
漾 敞 蹭 悉 镶 匿
(二)按课文原文填空。(10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千里莺啼绿映红, 。 ,多少楼台烟雨中。
4、《〈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 。
5、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
6、请写出李白的诗两句(课内课外都可以)(2分)
, 。
二、文言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2、用现在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3、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2分)
4、你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元方入门不顾”友人,友人会怎么想或怎么做?(4分)
5、试结合注释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请回答,陶侃送腌鱼给母亲,母亲反而责备他,这是为什么?(2分)请你写出一个现代与之类似的故事。(2分)
陶公①少时作鱼梁吏②,尝③以坩④鮓⑤饷⑥母。母封鮓付使,反书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注释】①[陶公]这里指陶侃(259——334),东晋庐江浔阳人(今江西九江人),官至郡守。后面的“侃”指的也是他。②[鱼梁吏]掌管鱼梁事务的小官。鱼梁,筑在水中用来捕鱼的围堰。③[尝]曾经。④[坩(gn)]古代一种陶制的容器。⑤[鮓(zhƒ]腌制的鱼。⑥[饷]送给。⑦[书]写。
(二)读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离别家乡岁月多”一句和我们学过的同题另一首诗中“ ”一句意思相同并相照应。
2、在此诗中,指的是哪些人“人事半消磨”?
3、诗中3、4两句,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三、阅读现代文(30分)
(一)阅读《树林与草原》部分段落,回答文后问题。
你穿过缠着蔓草的茂密的榛树丛,走到山谷底下。果然,断崖的下面隐藏着泉水;泉水上面,一棵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银色的大水泡摇摇摆摆地从长满细致柔滑的青苔的水底升起。你投身到地上,喝饱了水,但是懒得再动了。你现在正在阴凉的地方,呼吸着芬芳的湿气;你觉得很舒服,可是你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然而这是什么呀?风突然吹来,又疾驰而去;四周的空气颤动了一下:那不是雷声吗?你从山谷里走出来……天边的一片铅色是什么?是不是暑气浓密起来了?是不是乌云涌过来了?……但是这时候电光微微地一闪……啊,原来是暴风雨要来了!四周还照着明亮的阳光,还可以打猎。但是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般伸展开来,像穹隆似的笼罩着。倾刻之间,草木全部发黑了……赶快跑!那边好像有一间干草棚……赶快跑!……你跑到那里,走了进去……雨多么大!闪电多么亮啊!有些地方,水透过草屋顶滴在芳香的干草上……可是,瞧,太阳又出来了。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