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6 22:05: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910字。镇赉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          命题人:崔树春
  注意事项 :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1——6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7——18题答在答题页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页一并交回。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答题页的卷头填涂清楚。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字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的作用。各种新的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除、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节)
  1.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在同一时间里,人们可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立刻进入另一个空间。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同一个瞬间展开。
  2.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A.提升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加强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加强文化认同和信仰教育。
  D.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人们已完全摆脱了时空的限制。
  B.网络社会使得人自我意识脱离群体意识,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导致了社会的解体。
  C.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有许多方法,只要处理得当,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D.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而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日:“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达。”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①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曰:“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②,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