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积累运用(30分)
1.按段落格式,认真书写下面的文字。(2分)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味生活。
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2分)
A.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你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
C.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别上你的校徽。
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路转溪头忽见。
3.学习语文离不开积累。按要求默写课文中可以作名言的句子,每项最少一句。(6分)
①有关生命的句子:
②有关理想的句子:
③有关学习方法、态度或者修身做人的句子:
4.模仿是应用语言的第一步。请你仿照例句补写一句话。(2分)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泠清清,没有活力。
补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 。
5.这是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想想看,它给你提示了哪几点。(3分)
人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这个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明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熟读这些课文,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还要联系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答:
6.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得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7.学习语文,贵在运用。请为下列内容各拟一条标语。要求巧妙而得体。(4分)
①劝告乱踏草皮的同学。
答:
②写一条“推销”自己的介绍语。
答:
8.写出两条你最欣赏的课内外名言,并附上一句评点性的语言。(4分)
①名言:
评点:
②名言:
评点:
9.读书光念几篇课文是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请从你的课外阅读中选择一部你最喜爱的作品,根据要求,填写下表。(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