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及命题走向预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9 22:50: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35580字。
2009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及命题走向预测
一、2008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
湖南今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体会“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让人不由得想起了200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的作文题——根据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不过,湖南的高考语文卷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类型的作文题,细究起来,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命题形式有了明显的变化
湖南语文卷2004年高考的“家庭教育”和2005年高考的“跑的体验”是话题作文,2006年高考的“谈意气”和2007年高考的“诗意地生活”是命题作文,2008年高考则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写作内容上,从人的成长、人的精神,拓展到人的认知层面,从宽泛到有所侧重,从多角度发散到聚焦某个点上,这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出“稳中求变”的命题趋向。
2.凸现文化底蕴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湖南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作文题以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材料,重点解读“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含意:“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这种景象堪与王维的“青霭人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虽然“近却无”,却同样让人感觉到生机盎然,小草犹如捉迷藏一样撩拨着人们的心思。人们仿佛感觉到润如酥油的泥土气息,混着若有若无的青草芳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但命题者似乎不着重要求考生体悟诗句中所表现的新的生命、新的希望,而是强调从自身体验着手,去观察、感知、评判事物:“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此题由古诗句引发思考,强调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既突出写作的本源性,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体现了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典雅厚重”的命题风格。
3.注重理性思辨
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今年高考湖南作文命题的主要方向。
今年高考湖南语文卷作文题与200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作文题不同的是,所选诗句理性色彩较浓,让人联想到这样一些问题:远、近等不同角度与观察事物的结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我们该怎样看待身边的事物而诗句后面的解读也比较抽象,许多考生不甚明了,作文时把解读的文字一字不落地照搬下来,在抽象的理论中画地为牢,写出来的文章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理解诗句的哲理意味是成功写作的关键。
(1)“草色遥看近却无”表现出一种常有的“远美近丑”的审美感觉,启示我们该如何去认知美、感受美。这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距离产生美,正如卞之琳在《断章》中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②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海子说“远方,除了远,什么也没有”,只要你去发现,美就在身边。当然“美”不是抽象的审美理念,而应包括风俗人情、事理等一切美好的事物。
(2)小雨润物,春回大地,小草钻出地面本是客观事实,即使是“近无”的感觉也不能抹杀这一客观事实。从揭示事物真相的角度来分析,考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置身事中,如同雾里看花,看不真切,看不明白;跳出事物,置身事外,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这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包含的哲理意味颇为相近。
4.在限制中拓展
今年高考湖南卷的作文题,虽然较之往年限制性较强,但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因为诗句蕴含的哲理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具有多极的思考角度和多元化的立意方向。
除前文所分析的两个方面的哲理之外,考生还可以从诗歌意象中涉及的远与近、浓与淡、似有与似无等现象,感悟出其他的哲理,如“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朦胧产生美”等。另外,诗句虽是写对“草色”的感知,但写作时不能局限于“草色”,应该拓展到其他事物,如失败、挫折、成功、荣耀、名利、苦难、幸福、亲情、关爱等。
应该说,考生在写作时,如果能人乎其内,准确把握题意,又能出乎其外,合理想象,充分拓展,应该能游刃有余地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
二、2009年高考作文走向
2008年高考湖南语文卷作文题在命题形式和写作内容上作出的合理调整,是值得肯定的,那2009年高考湖南卷作文命题又将走向何方呢我们结合2008年高考全国各地的语文试卷进行分析,也许能看出些许端倪。
从2008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来看,作文命题呈现出两种方向:一是文以载道。继承发展儒家的“文”与“道”的关系,注重文章的思想教化功能。如全国卷一中所表现的“生命高于一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辽宁卷从青年个人价值与品德人手,检测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二是文以传情。以展现人间真情为要旨。如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包含甚广,人世间的至情大爱是此题所倡导弘扬的主旨;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显然又契合“文以传情”的创作观,更适合写抒情性较强的文章。
从2008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作文题的命题来源来看,关注现实是一大亮点。如全国卷一直接运用抗震救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四川卷以“坚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