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80字。
渭南市临渭区2009高考模拟试题(5月9日)
命题:王满仓 石克礼 杨亚植
本试题非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休憩 收讫 栖息 锲而不舍 杞人忧天
B.碣石 拜谒 葛藤 竭忠尽智 如饥似渴
C.奴婢 睥睨 裨益 东施效颦 树碑立传
D.魔术 羁縻 麾下 磨盘 靡日不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去年12月下旬,持续低温让北京天然气供应捉襟见肘,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天然气将面临春节供应缺口。
B.俗话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当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十分必要的。
C.这里仅就经常接触的几种关系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孔之见,姑妄言之,希望大家指教。
D.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三鹿拍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导致不少婴幼儿患上了结石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B.奥运会结束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和“水立方”的清场工作基本完成,将在两个星期之后,迎来第一批游客。
C.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环资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只是产权意识严重缺位所致。
D.国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常保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天,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 。他实在是一个智慧的老头,懂得平衡的真谛。
①这里原来是他的私人住宅,捐献出来改建成了博物馆。
②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或鲜花或镜头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
③博物馆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非常漂亮。
④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边挂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慢慢一屋子的漫画。
⑤萨班哲先生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了人生三昧。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④②⑤ C.⑤①③④② D.④⑤②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胜者获得茶亭主人设下的华贵奖品。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
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