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爱情诗歌的意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把优美的爱情诗歌选进高中教材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作为文化遗产或文化传承中的精华,当代中学生理应汲取,而不是回避。青少年鉴赏力差,模仿性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是我们进行婚恋作品教学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为避免社会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对他们的误导、诱惑,语文学科勇敢地站出来肩负倡导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使命。
关键词:爱情诗 新教材 意象
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这里“志”是表达意象的,即“托物言志”,“假象见意”之意(皎然《诗评》)。“物”、“象”就是诗意的载体。
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说,人原来是一体,上帝要惩罚他的罪过,就把他截为两半,才有男有女,所谓“爱情”就是这已经割开的两半要求会合还原为一体。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为爱情诗的意象也必然是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中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其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风•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爱情的还有《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等。因此,有不少人担心:男女爱慕之情本来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感情,但对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为时过早,加之中学生早恋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如果在讲台上还和他们“谈情说爱”,会对早恋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并非这样,生理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由于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中学生开始对两性关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当这种求知欲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的时候,他们就把寻找的目光投向社会,而现代社会成人恋爱的开放化、街头淫秽书刊的泛滥、影视节目中爱情镜头的渲染,对于性科学知识缺乏、性道德观念尚未形成的中学生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并因此心理扭曲,滋生一些违法行为。是让病态的、丑恶的东西占据孩子们的视野,还是让健康、美好的文苑精品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青年为了要看虎狼,赤手空拳地跑到深山里去固然是呆子,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