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中的“变”与“不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3 10:47: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50字。
  高考作文中的“变”与“不变”
  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没有考持续了九年的话题作文,这似乎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也没有考大家非常关注的所谓“新材料作文”,又大大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且,2008年高考广东改卷场作文组负责人指出,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是“为题作文”,不是命题作文。并且指出,媒体上宣传说是命题作文,这是不恰当的。一时间,似乎2008年高考作文题与以往的高考作文题有很大的不同,似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对于高考作文备考有何影响呢?下面首先让我们看看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从这个作文题可以看出,2008年高考广东卷在写作能力的考查上,采取了直接给出作文题目这一命题形式,要求考生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这在作文形式等方面,跟广东前几年的话题作文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作为高考作文,在写作能力的考查上更多的是“不变”。
  一、考查考生的能力不变
  这道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以下能力: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这种考查跟去年是一致的。高考作文表达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作文表达反映出考生的生活阅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常见文体和文字表达技巧的掌握以及语文常识的积累。因此,命题作文和其它作文形式一样,都是希望在既有限定又具有开放性的作文内容下,能够让考生在较好地完成作文的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同时,命题作文的提出也希望中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不拘泥于作文的命题形式。所以,考生只要上述几个方面能力强,基本功好,无论什么作文形式,什么具体题目,都一样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
  二、考纲对写作部分考试内容总的要求不变,命题作文与其他作文形式写作难度其实不变
  同2007年一样,2008年考纲说明对写作部分内容总的要求仍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至于是采用命题作文(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的的形式,从根本上说都是一致的。面对所谓的新材料作文,认真审读材料,提炼观点,选择最佳立意角度,难道不是比材料作文还自由?面对材料作文(新的考纲说明没有将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形式列入题型示例),认真审读材料,提炼观点,选择最佳立意角度,确定写作范围,选择一个写作的话题,材料作文就可看做话题作文了;面对话题作文,结合引出话题的材料,体会提示语,理解好话题,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话题作文也就可当作命题作文(标题作文)了。而这种“转换”并不难,即使是很多人觉得不容易理解的新材料作文其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比其他作文形式更易于学生表达。下面以2007年广州“一模”这道“很难”作文为例来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方法:
  1.通读材料,粗知大意。
  2.概括材料大意,理性把握材料层次,理清材料内在逻辑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