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以“度”为话题的作文指导及例文评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3 7:05: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50字。
作文题: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度。待人处世要不要讲究“度”?有人说,讲究“度”是中庸,是圆滑;有人说,讲究“读”是智慧,是艺术;有人说,讲究“度”会影响效率;有人说,讲究“度”可促进和谐……
  请以“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阅卷印象:
  本次作文为周考作文,所用卷子作文题为“心灵的空间”,与前面作过的作文题有些相重,临时换用这个作文题。周考为任课教师各自阅所任教班级的卷子,这里所选为本班试卷。
  本次作文为高三第一次写“话题”作文,限制较小,学生发挥空间较大,整体水平似乎高出平常,佳作也似乎多一些,一个班一类中档以上(56分以上)的卷子也有十来篇。
  特别让人欣喜的是,在事理通达、结构圆合、文脉清晰顺畅、语言率性自然等方面似都有提高。
  不知是否因为阅本班试卷含有太多情感因素而评分过高,欢迎指正。
  世故之度
  湖南师大附中05级 莫天成
  世故,大概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其自身逐渐磨合创造出的一种心照不宣的法则。因为要在社会这个大圈子里交往,便由于利益问题或仅仅是人类的思维习惯而催生了这样一种交往定势。愤世嫉俗之人必然会把这东西视为痌毒,然而它既肆虐了这么几千年却仍在滋行,大概也“存在即合理”吧。
  世故现象俯拾皆是。暂举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鲁迅的话中找到的。他曾这样谈论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淡,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此言甚是精辟,世故之理大约也可从中体会出些许道道来。或许大家也曾有过这样些世故的经历。都近二十岁的人了,谁没有见过唯唯语诺,谁又不曾对别人的虚伪客套燃起鄙视之火?而谁又敢说自己一直坦坦荡荡打出世起便有了“出世”之念?世故已存,而于我们好戏仍在后头。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生活在世故的现实中。
  然而世故也是该有度的。这度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必是有所不同的。
  正如前面鲁迅所述,也不知他是为讥讽还是按着左胸实话实说。如是后者,那么我也不能担保自己不对他的伟人形象大打折扣了。去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胡锦涛总书记探望钱学森、吴文俊等科学家的场面。很长的一段时间,大概只是胡总在“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外加个联系社会主义实际,大牌科学家便鸡啄米似的点头称许。我尚且记得吴文俊不停地说“对”时的乖样。当时我的心真有如死灰。年轻的心会把世故的度定在一个极苛刻的位置,因为年轻要的是个性。不能说这是偏激。因为谁也曾或也将有这样一个过程。
  纵然世故处在一个弹性允许范围内,但这个范围也该是有度的。太世故而圆滑透顶左右逢源的人,没有人会从心里喜欢他;而太不世故浑身刺毛棱角的人,则没有人会愿意同他交往,他本身也会经常碰壁流血。他太滑了则防不胜防,而荆棘栏道则必然换道而行。
  鲁迅在《世故三味》中这样写道:“‘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对于太世故的人,与其说他在为自己谋利,不如说他纯粹在为别人而活。“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