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60字。
把握高考作文训练着力点
高考作文训练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选点”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曹阳
高考作文训练的着力点,是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目前高中生写作训练的实际来确定的。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这三种常见的命题方式中,话题作文仍是主打,但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都在命题视野中。这三种作文命题形式并不是层级关系,也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只要题目出得好,无论哪种作文形式都是好的命题形式。今后高考作文命题将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不但以上三种类型的试题会交替出现,而且每一种试题类型自身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尤其是三种作文类型的融合会逐渐显现出来。不管怎么变化,有一点是稳定和发展的,那就是写作范围广阔,给考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为宽松的写作环境。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第一,现实性更强。2003年高考作文无论哪一种命题方式,都明确了“要注意现实”
第二,凸现理性认识。
第三,人文色彩更浓。
第四,开放性更强。
第一,现实性更强。
2003年高考作文无论哪一种命题方式,都明确了“要注意现实”的要求:例如全国卷就有这样的话:“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这些话提醒考生要面向现实。2003年北京卷作文试题中也有如下提示:“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准忘的转折”。这句话提示考生不要脱离现实去认识问题和构思谋篇。2003年上晦高考作文试题中同样有“清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明示可惜,我们许多考生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提示,仍然写出缺乏现实
针时性的言不及义的文章。
第二,凸现理性认识。
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轨迹看,越来越凸现理性的色彩。过去“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类以考查形象思维为主的试题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类有明确立意指向的试题会“山岳潜形”,而以“诚信”、“规则”、“转折”尤其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类理性色彩很强的命题会更加凸现。
第三,人文色彩更浓。
分析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我们看到人文色彩越来越浓厚这样一个特点:关注入的环境,关心人的修养,关怀人的情感,关照人的发展。从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考生作文看,大多是能够在以上方面有较好表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