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3 21:12: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约8870字。另含两个反馈课件。
  作文教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陆洋时间:2008年10月16日
  【专题立意指导】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因此本专题编排了两个板块:求学之道和经典的力量。包括《劝学》《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三篇课文。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围绕“教养”,对它进行多方面思考整合,使我们对“教养”有更深次的理解,进而能解决任何有关“教养”的作文题目。
  1、教养的内涵是什么?2、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3、教养对人的作用是什么?
  【立意撷取】
  (一)教养的内涵
  1.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
  2.赫尔曼•黑塞说,“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二)获得教养的途径
  1.读经典的人或事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读经典的书(名著)
  (1)经典的书内涵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作品成为“经典”是有“永恒性”的。作品只有在历史的考验中,被广大求知者认可从而成为“经典”。
  经典的文学名著就是能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的著作。
  (2)经典阅读的作用(经典的力量)
  ①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②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③阅读经典文章,价值巨大,意义深远。
  首先,通过阅读经典,可以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相当大一部分经典文章,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着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不凡也流淌着忧国忧民、大济苍生的情怀。
  其次,阅读经典文章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在阅读千古美文的基础上就有了广阔的知识平台,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其记忆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大凡历史上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们无不对经典作品有着反复的诵读。
  再次,通过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