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议论文写作训练
五莲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训练目标】
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目标阐释】
能够选择典型恰当的论据证明论点,材料注重经典性与新颖性;能够灵活运用可以做多角度思考的材料,做到叙述角度与论点高度统一;能够揭示出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而付出的代价可能与自己的理想成正比,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对此,你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代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讲评指导】
经过备课组全体老师研究讨论,确定了一下讲评要点:
1.审题立意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开思路。
⑴注意原材料对话题内涵的导向性与限制性。原材料反复强调“付出的代价”与“目的”“理想”的关系,因此,把“代价”理解为某些不良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是不妥当的。“代价”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所付出的物质或精神。
⑵由原材料的提示性打开构思立意的思路。只有付出代价才能有所收获,不付出应有的代价就不能有所收获,这是一种稳当但又比较平常的一种立意。原材料中“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应作如何思考呢?盲目付出,收获伤害,这种代价还是不付出的好,付出代价应看值不值得应不应该。有时付出了代价短期内不能得到回报,甚至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也暂时没有得到回报,但只要有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不朽的贡献,也是应该肯定的。
2.把讲评课变成评改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⑴改变过去侧重评点范文的做法,在选印范文的同时选印两篇论据与论点不统一的例文引导学生动手修改。
⑵评改课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审题立意——回顾作文训练目标——提示修改的角度——学生讨论修改——修改成果展示——教师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例文评改】
◆例文1.
原文 点评与修改意见
我看代价
五莲一中高三某同学
①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所憧憬的事情,理想并不是空想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许你付出的代价越高,那么你所收获的成功就越多……
②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但是你是否成功,那要看你努力的程度深浅。汉代孙敬苦读好学,为防止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系在房梁上,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皮而惊醒,战国的苏秦为防止瞌睡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睡意就会全消,然后续读下去。他们的美名才能流芳百世,才有了流传百代的头悬梁锥刺股的美誉。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生擒,但是他想重振越国,不想做亡国之奴。所以他甘愿在夫差面前当牛做马,最后勾践终于打败吴国,重振雄威。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种甘愿付出一定代价的决心,所以才有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丽。神医李时珍独自一人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几次中毒也毫不在乎,为的就是知道所有草药的药性,为百姓写一部真正的百科医书。所以才有了《本草纲目》的问世。他们的付出都有了回报,与他们的理想成正比,所以想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
③一个人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有许多时候你所付出的代价并没有任何作用而且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毁了自己……
④清朝的鸦片肆意传播,使百姓苦不堪言,倾家荡产,林则徐组织禁烟,在虎门海滩大量销毁鸦片。经过几番努力与波折禁烟成功,但却被清政府贬到伊犁,付出的代价所换来的竟是被贬官职,从此只能在此度过晚年,这与他所付出的代价成反比,留得一个伤心的人。屈原一生为楚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一生所付出的一切代价都不被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