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20字。
《诗经》两首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特殊的文学文化价值,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民族语言。
二、理解并基本掌握《诗经》的章法、句法特征,通过词法、句法、章法的研究,把握课文基本内容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式样。
三、反复诵读吟咏,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形成古诗文的语感,加深对古典诗歌的理解与领悟。
四、了解古典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把握在本课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入
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里的一朵奇葩,无数的诗人用真情将它浇灌,用心血哺育它成长,它是心灵对现实的最纯洁的回答,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最智慧的火花。
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
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
排律(十句以上)
二、导入新课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要求学生回忆印象当中关于爱情的诗句。
课件出示相关爱情的诗句: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介绍《诗经》
1.《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