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目标<br>
1、 了解新月派及徐志摩的情况;<br>
2、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br>
3、 反复朗读体验诗人的情感。<br>
<br>
二、 教学设想<br>
1、 整个教学过程以诵读为主,在读中体味音乐美与情感美。 <br>
2、 通过联想、想象,描绘画面。<br>
<br>
三、 教学准备<br>
1、 查找资料,了解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写出《徐志摩小传》。<br>
<br>
四、 教学步骤<br>
1、 导入课文<br>
江南水乡的浙江,孕育着一位才华横溢的水乡才子,他用江南才子的多情感<br>
受着异国康桥的馈赠,并把江南小桥流水的特质融进了康河,使康河成为我们永远的骄傲。他,就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br>
2、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br>
学生轻轻地自由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作者所要告别的是怎样的康桥?<br>
——多情的康桥?伤感的康桥?秀丽的康桥?寂静的康桥?……<br>
3、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br>
朗读时要注意诗歌的韵脚,及诗歌的排列形式,体会它的节奏美、音韵美。<br>
4、 朗读诗歌,体会意象美<br>
这首诗,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作为自己抒发情感的对象?<br>
——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清泉、星辉、笙箫、夏虫。<br>
5、 朗读诗歌,感受意象特点,并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进行分析。<br>
第1节: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了离开康桥时的情景,透出了诗人<br>
依依不舍的离情和淡淡的忧愁。同时以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