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14 21:46: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20字。《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河北省鹿泉市寺家庄镇第一中学 杜会肖。选自《语文建设》具有高度启发性与参考性。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河北省鹿泉市寺家庄镇第一中学 杜会肖
  一、文本探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胡同文化》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围绕人文熏陶的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设计中时时处处贯彻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思想的熏陶,整堂课始终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复诵读,切身体验,很快融入文本,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
  熏陶。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起引导、点拨作用。所以我设计了四大教学板块:“创设文化情境,走近北京胡同”“走进汪老生活,走进北京胡同”“品味胡同文化,走进情感世界”“立足课本文本,走向现实生活”。在每一个板块设计活动、问题时,都注意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如在第一板块让学生课前搜集胡同图片,课上展示,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并为教学所用;第二、三板块以学生自读、讨论、探究为主,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找,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第四板块学生更是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思路打开飞出课堂。同时,要求学生仿照本文,以本校为调查对象,写一篇《一中文化》,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课文思路清晰,结构清楚,语言京味十足而富有表现力,故在第二、三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品析、欣赏京味的语言,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好体现了新课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2.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提高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3.品味、欣赏京味十足而又精彩的语言。
  4.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搜集、展示、倾听、感受;
  2.诵读、提取、思考、讨论;
  3.分析、理解、领悟、感受;
  4.拓展、思辨、升华、实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和对胡同文化走向没落的必然性的达观。
  2.学会辩证地、全方位地看待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
  邮票或图片,对胡同作一定的了解,获得直观认识。
  (一)导入:创设文化情境,走近北京胡同看图片,听歌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