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20字。
《新教材全程解读》第五单元二十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梳理知识】
1.字音辨析
鼹yǎn 蜥xī 蜴yì 澄chéng 喙huì
黏nián 蛰zhé 吮shǔn 孵fū 褐hè
2.多音字辨析
胖:(pàng)肥胖
(pán) 心宽体胖
卷:(juàn)考卷
(juǎn)卷起
埋:(mán) 埋怨
(mái) 埋头
3.形似字辨析
惕 警惕 褐 褐色 倦 倦意
锡 锡箔 揭 揭幕 蜷 蜷缩
蜴 蜥蜴 渴 渴求 绻 绻恋
4.词语辨析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迟缓:缓慢
恨之入骨: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痛恨到极点。
招摇过市:形容故意在众人面前虚张声势,显示自己,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5.语法•修辞
文中多处用到比喻,如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6.佳句背诵
当你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黄澄澄的针鼹,在慢悠悠地爬着,你呼喊着同伴,朝它走去。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
【资料链接】
1.文题品味:
这是一篇普及动物学知识的说明文,选自《《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原文的篇幅较长,共有10个小标题:奥运会的吉祥物、从一只碾死的针鼹说起、有刺不是刺猬、吃蚁不叫食蚁兽、单孔目的有袋类动物、生蛋的哺乳类、没有乳头的哺乳类、澳洲处处有针鼹、可以降低体温的哺乳动物、满身刺挡不住汽车轮子。
2.走进作者:
王晓雨,澳大利亚籍华人作家,在澳大利亚已经居住了九年。非常喜欢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在当墨尔本报纸主编的繁忙工作之余,每天坚持写几千字。搜集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资料,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出版了第一本中文版的澳大利亚动物书籍——《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
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成千上万,书中只选了常见的和最知名的13种动物。在介绍动物的同时,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插入自己的一些看法。
3.背景回放:
我国也有许多野生动物,从熊猫、象、金丝猴、长臂猿到普通的猴子、鸟类都在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