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80字。
语文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第二册
《我的回忆》教案
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宋丹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一般传记、自传和回忆录的区别;
2. 梳理文章结构,了解孙中山不寻常的人生轨迹;
3. 鉴赏细节描写在表现作者性格方面的作用;
4. 领悟孙中山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了解孙中山不寻常的经历
教学难点:鉴赏细节描写在表现作者性格方面的作用
教学关键:领悟孙中山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学习人物传记,四篇课文所传写的任务有伟大的政治家,有卓越的思想家,有文坛领袖,有科学巨匠。他们从事的事业虽然不同,但都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精魂——深刻的思想、顽强的精神、伟大的人格、高尚的灵魂惊天动地,引领着世人。因此本单元的单元标题为“精魂动天”。(出示课件“精魂动天”的出处——李白的《拟恨赋》)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本单元第一课我们就学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我的回忆》。
二、 文体介绍
课件出示按照作者同传主的关系,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种。自传和他传的区别:从形式看,自传没有他传完整,他传一般记录传主的一生。从方法上看,自传比他传更自由,主观性更强,他传客观性较强。
提问:本文属于哪种传记?
点拨:请同学对照书下注解1
明确:本文是《滨海杂志》记者1911年11月在伦敦采访孙中山的谈话记录。以第一人称“我”回忆了他的人生轨迹。属于自传中的回忆录。回忆录是自传的特殊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出示课件)
1. 回忆录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阔;
2. 回忆录的形式极为自由;
3. 回忆录比较真切,常包含去多轶事、对话和细节。
三、 了解作者
请同学对照课本和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介绍作者孙中山,出示课件明确:孙中山,名文,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11年辛亥革命后,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和名生”。
四、 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 积累字词(出示课件)
生字:
皈( guī )依薪( xīn)饷(xiǎng) 胡髭( zī ) 踝(huái)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