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系列:曹雪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9 8:30: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210个字。
  品中国文人系列:曹雪芹
  曹雪芹
  刘小川
  《小说界》2008年第2期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写多卷本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国的曹雪芹积一生心血、花十年时间写下《红楼梦》。二者俱为经典中的经典,叫人仰望不够。我是一直觉得,二者间有相通处。追忆与梦境,岂不是指向相同之物?两部小说规模宏大,拿它们做方方面面的对照研究,非笔者能力所及。不过我老在想,普鲁斯特因长期患哮喘病而闭门写作,曹雪芹则于青年时代跌入困顿,荣华富贵永不再,于是提笔写红楼。两位作家的创作动机相似:让时光重现。《追忆逝水年华》分七卷,第二卷为“在少女们身旁”,第三、四卷为“女囚”、“女逃亡者”,第七卷为“重现的时光”。曹雪芹追寻昔日光景,其直接的冲动,亦是回到少女们身旁。
  一部《红楼梦》,写了金陵十二钗尚嫌不足,又要写金陵十二副钗。一大群女子,携带着她们各自的命运向我们涌来。
  而两百多年前,她们都在曹雪芹的眼前、笔下、睡梦中。作者化身为贾宝玉,与她们同呼吸共命运。亲历并见证豪门大族之败、封建大厦之倾。
  鲁迅讲得真好:“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荣华富贵一场梦。美好女性一场梦。
  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每天在破窗下写呀,写呀,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在纸上过日子。
  语言有这功能。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蕴藏着人类生活的全部记忆。
  纸上过日子,这个短语能符合曹雪芹的写作动机么?
  普鲁斯特也这样,在他近乎密闭的房间里年复一年过日子。他赢得了最高形态的艺术,于是家里什么都有:日月星辰欢歌笑语。从那些微妙的眼神、细微的举止到潮水般起伏的命运,应有尽有。普鲁斯特不用走出去了。一块玛德兰小点心所唤起的味觉,就足以使他生活(!)在贡布雷或斯万家那边。
  曹雪芹写作的地点,是北京的西山。书中展开的场景,是北京与南京(金陵)的混合物。
  曹雪芹一头扑进太虚幻境,过上了好日子,谁也不能把他拉回头。“举家食粥酒常赊”,家人跟着他受苦,他好像全无知觉。曹雪芹对人世、尤其对女性的一腔深情与满腹悲悯,都化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么?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几千年受压迫的女子,都在曹公笔下。却又揭示了千红万艳之生存细节,显现了她们惊人的美丽与自尊。
  这是曹公的伟业。中国历史长河,是他头一次掀起这巨浪,这奔腾不息的红潮。举家食粥无所谓了。而在当时,以曹雪芹的“实用性”才干,谋个小康日子不难。
  毛泽东说:《红楼梦》要读五遍。
  我读过三遍。若干年间断断续续、不成篇章的一些感悟与思索,呈笑于方家。
  曹雪芹生于1724年的春夏之交,具体日期无考。卒于1764年的除夕,享年四十年零数月。生年无考,卒年又在春节期间,所以确定他的纪念日或忌日,是留给后人的一个难题。
  曹雪芹初名曹,字梦阮,后自号雪芹。雪芹二字,源自苏轼咏黄州东坡的诗句——海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