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70字。
浅议语文课堂上的“听”
上海市王刚中学 吴薇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作为工具,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显得相当重要,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当中,听说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正如语文教育界泰斗叶圣陶先生曾说:“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由此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这些能力反过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下面我就语文课堂上的“听”谈谈自己的一些体验收获。
一、通过听赏,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听老师朗读”。
今年参加青年教师推优比赛进入决赛,要求到外校借班上课,虽说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可是一下子就紧张了。那里的学生特点我毫不了解,如何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想到了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亲近学生,大家一起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活跃课堂呢?朗读,老师朗读。我教授的是七年级的《你一定会听见的》,文章开始部分,作者桂文亚展现了几种自然界的声音,我于是选取了三种声音自己朗读,同时按照内容配了伴奏音乐和幻灯片。朗读前由于陌生,学生脸部几乎毫无表情,整个课堂气氛可以说是毫无生气,然而随着音乐的想起,老师的朗读在整个教室弥漫,学生的脸上舒展了自然的微笑,眼睛焕发出愉悦的光芒,随着朗读的结束,整个教室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候我知道了,我成功了,学生对我不再是陌生,取而代之的是亲近感,整个课堂气氛也缓和了,活跃了。随后我要求学生跟我一起朗读,同学踊跃举手,毫不拘束。可以说让学生聆听我的朗读是我这节课获得成功的一个亮点。
由此可见,“听老师朗读”确实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老师的朗读可以使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为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
二、通过听赏,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听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鲁迅先生的《社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文章,现在已经编排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材中。《社戏》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从内容主题上讲,与学生较接近,然而文章篇幅很长,一下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