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10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
语 文(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和第Ⅱ卷(共10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譬如 擘画 复辟 劈头盖脸 癖好难改
B.股份 纷乱 盆缶 粉身碎骨 忿忿不平
C.痕迹 狠毒 垦荒 态度诚恳 恨入骨髓
D.浇灌 富饶 娇娆 火烧眉毛 侥幸心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诙谐 内讧 插科打诨 流言蜚语
B.静谧 巾帼 为虎作伥 以逸代劳
C.诓骗 恢愎 提纲挈领 优柔寡断
D.诋毁 边陲 前踞后恭 纨绔子弟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B.张老师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D.过年的时候,各地的花样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狮子、玩龙灯、跑旱船、放花炮……等等,人人穿上整洁的衣服,头面一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____公共财物,不要随便损坏。
(2)每次回到家乡,我总要被一种无限温馨的____严严实实地笼罩着。
(3)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____历史上有些榜样由于形象高大,事迹典型,____与学生距离较远,不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A.珍惜 情绪 尽管/而
B.爱惜 情愫 尽管/而
C.爱惜 情绪 但是/甚至
D.珍惜 情愫 但是/甚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三重门》问世后,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大为风行,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B.颐和园将帝王宫殿的宏伟豪华与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C.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D.流行词语之所以称之为“流行”,因为它总是流动的,喜新厌旧,旧去新来,一茬一茬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我国居民43%的储蓄将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的比例。
B.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
C.每天早上,学校门口一边站着一排值勤的团员青年,向进校的师生敬礼。
D.一种新研制开发的家用电冰箱,据称是用纳米技术制造的,最近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服务网点。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___。
(2)水击石溅,____,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①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
②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
③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
④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