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30字。
《我的家在哪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学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哲理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①体会作者对“家”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②培养学生对“家”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体验作者对“家”的情感,认识“家”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家,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了,它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和避风的港湾,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忙碌的生活可能会使我们渐渐淡忘了它的存在,以致于把它“丢”了。“我的家在哪里?”这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共同的疑问,连我们年近百岁的冰心奶奶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天就让我们就和冰心奶奶一起去把家找回来!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66页,散文两篇的第二篇《我的家在哪里?》,作者冰心。
板书课题:我的家在哪里? 冰心
(二) 整体感知
下面给同学们两三分钟的时间默读一下课文,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写冰心做了一个梦以及梦醒回到现实之后的感慨,文章由梦境引入,最后得出对人生的感悟,构思非常巧妙。
(三) 分析探讨
1.梦境
那我们先来看梦境的部分。
板书:梦境
①冰心奶奶在梦中做了什么呢?下面大家一起来朗诵一下第2-3自然段,注意要读出
作者在梦中的心情来。
明确:寻找家。
板书:寻找家
②那大家说她老人家找的过程怎么样啊?
明确:很辛苦,走遍了北京城,车夫褂子背后都让汗水给湿透了,而且当时她归家的
心情应该是非常急切的,所以才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好像已经找了好久好久了。
③最后她有没有找到家呢?
明确:没有。
④那同学们说到底她的家在哪里啊?大家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我啊?
明确:“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关键句
⑤这个关键句在“家”的前面加上了“灵魂深处”,“永久”这两个修饰语,作者为何要加这两个修饰语呢?有何作用?大家思考一下。
明确:“灵魂深处”也就是说作者把家放在心底最深处(从位置上)。 “永久”是永
远的意思(从时间上),所以这里是从位置上和时间上来强调家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性,
是其它东西所不能比拟的。
⑥那么又为什么说“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