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10字。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一、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一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一篇同题散文。这套新教材最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围绕专题进行设置。这篇课文所在的专题是“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共分为有层次的三个板块:谛听天籁(自然纯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发),湖山沉思(生态忧患思考)。它是属于最后一个板块中的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二、专题解说
1、主题内涵: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语:
1.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 狼
2.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 引狼拒虎 狼前虎后 鬼哭狼嚎 狼奔鼠窃 声名狼藉
3.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 贬义。
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投影显示课题)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
教师明确:“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检查预习
1.读音(投影显示)
嗥叫(háo) 驯服(xǜn) 蔑视(miè)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疲惫(b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