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50字。课题 《花未眠》
课时 一节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关于美与审美的主旨。
2、提高审美情趣、锻炼感受美的能力。
3、思考审美在生活中的意义,用审美的眼光欣赏生活。
教学要点
重点:从文章中学习审美,在生活中练习审美,用审美的眼光欣赏生活、思考生命。
难点:拓展思考: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方法:边讲边练,用从文中的句子里找出作者的审美观,并马上接上相应的练习强化,让学生对理论有更实际的体会,理解更深。
教具:机房里人手一台电脑,准备音乐、绘画、风景照片等,以便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形容或搭配。日常生活中的照片。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座平常普通的小屋,在李乐薇那里,竟然成为她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作品。可见,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今天,且让我们看大师川端康成怎样从生活中寻找美。
【内容与步骤】
1、通读全文,想想一朵普通的海棠花作者怎样发现它的美的?列出你能找到的文中关于审美的条件的叙述
明确:“凌晨四点,从旅店中醒来,看见壁龛里花未眠,大吃一惊。”、“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思考:作者不是不知道夜里花会继续开放,才“大吃一惊”,作者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联系第一段和第五段的描述我们知道,因为是“凌晨四点”、因为作者一人在“旅店醒来”, 因为“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这朵海棠才格外美丽。可见,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这是“邂逅所得”,一朵海棠,作者想着去观赏,这是“亲近所得”,当然,观赏而能有所体会,这就是作者“反复陶冶”而沉淀下来的审美能力在发挥作用了。
由此我们总结审美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机缘、观察仔细、亲近大自然,或者说细心体会生活真实,心境所致。
练习:当然,我们不是大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