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1、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br>
2、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br>
3、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br>
4、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br>
教学重点:<br>
同上1<br>
教学难点:<br>
同上1、3<br>
教学过程:<br>
第一课时 <br>
一、 导入新课:<br>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br>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br>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br>
下一张幻灯片:<br>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br>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br>
二、 学习第二段<br>
1、 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br>
2、 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br>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br>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br>
知:管理 资:积蓄 水:动词,发大水 苟:如果 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br>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br>
然后:这以后 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br>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br>
行成——求和<br>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br>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br>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br>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br>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