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1(全科)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测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倔强 挖掘 鳜鱼 精神矍铄 奸诈诡谲
B.凫水 匍匐 吹拂 深孚众望 扶摇直上
C.精悍 攻讦 菡萏 抱憾终生 颔首赞许
D.墙檐 阎罗 岩石 垂涎三尺 不辨妍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安谧 溘然长逝 瘦骨伶仃 化干戈为玉帛
B.嚼腊 众口铄金 气喘吁吁 牵一发而动全身
C.滑腻 迷天大谎 惩一儆百 心有灵犀一点通
D.蛊惑 毕恭毕敬 振聋发聩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下面各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
A.“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C.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咱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
②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对两千多件司法及司法解释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
的177件已向社会公布。
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 是在损害国家利益, 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谋取 废弃 既 又 B.谋取 废止 不但 也
C.牟取 废弃 既 又 D.牟取 废止 不但 也
5.下列加点的熟语(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等)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部作品,开头和中段尽管精彩,结尾贫弱,就成了狗尾续貂,令人扼腕。
B.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C.她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沾她的光,和谁家共事都是这样: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D.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
C.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D.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