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20字。
中考作文复习专题一
记叙中要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
—— 肖像描写
如东县先民初中 康培
一、认知肖像(肖像描写的定义)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 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神态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它通过对人物外表(形象)的刻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肖像描写的作用
肖像描写不仅使读者如见其人的感觉,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身份和境遇等。
老舍说:“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就是说,描写时切忌从头到脚、面面俱到、纤屑不遗,不能只追求外表的“形似”,而要做到与人物性格的“神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舍得舍弃那些与人物性格关系不大的枝节,而着力描写要处。否则“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语)。而有时,人的服饰、随身携带的物品,只要有帮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倒也不妨入文,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缺了那件从不离身的长衫,就不成其为孔乙己了。
三、送你刻画肖像的锦囊(肖像描写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展示人物个性。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神态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1)……“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简评]鲁迅抓住了“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这一外貌特征,把一群胸无救国之志,生活糜烂庸俗的“清国留学生”描绘得入木三分。
(2)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简评]鲁迅抓住了孔乙已第一次出场,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站着喝酒,写出他这样一幅穷酸相,突出地表现了他是一个穷困潦倒,好吃懒做,但又死要面子的人。
(3)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体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的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简评]鲁迅抓住了闰土“灰黄”、“很深的皱纹”的脸,“周围都肿得通红”的眼睛、 “又粗又笨而且开裂”、“松树皮”似的手, 表现了中年闰土生活的痛苦、艰难。这也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
(4)梁三是个四十岁上下的高大汉子,穿着多年没拆洗过的棉袄,袖口上,吊着破布条和烂棉花絮子。他头上包的一块头巾,那个肮脏也像从煤灰里拣出来的。
[简评]这是柳青的小说《创业史》里对梁三的肖像描写。梁三是个受尽压迫剥削的旧式农民。他身上那多年没有拆洗过的棉袄,袖上吊着的破布条和烂棉絮,头上肮脏的包头巾,标志他的贫穷。
(5)来者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叫宋王芳,是初二(2)班的,她直握一块木板球拍,睁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站在他的对面,那根硬撅撅的像把钢刷子的小辫子,尽管用皮筋一道又一道紧紧地箍住,可还是挑战似的翘在后脑勺上。
[简评]这是对一位小姑娘的描写,表现这位小姑娘性格倔强、争强好胜的性格。
2、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巧妙的修辞 。
(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