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70字 全国作文训练第三次讲座----联想是从题目出发,获得材料的过程
联想是人的智慧的源泉。在作文这个小小的领域,联想出色,就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联想的能力,作文则寸步难行。
决定联想是否顺畅有两个因素:对生活的理解,思维的灵活。
一、人类用词语切割世界
自然领域、生活领域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而广阔。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逐渐发现了每个领域每个局部的不同,人就用各种各样的词语或者感念去标注它;并且这种标注越来越细腻。
语言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作"用语言切割世界"。
例如:笑
笑??微笑、狂笑、冷笑、阴笑;理解的微笑、包容的微笑、自嘲的微笑,坦然的微笑、自我的微笑,等等。这就是用词语切割世界。
天空??遥远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蔚蓝色的天空、宁静的天空、动荡的天空等。也是如此。
每个词语或者概念标注的都是与人的生活相关联的某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这是联想能够成立的基础。你对一个词语包含的内容了解的越多,你的联想就越丰富。相反就出现困难。在考场那样一个紧张的环境和心态下,很多学生出现思维的暂时的封闭,大脑一片空白,作文肯定要出问题。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睡觉前的几分钟也能做到。
二、具体词语和抽象词语
水、山、树、云等是具体词语,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就是这类词语。转折、规则、包容、纪念、价值、沉稳和灵动等就是抽象词语,高考作文题目大多是这类抽象词语。
抽象词语或者概念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无处不在;但因为他无形无象,联想起来相对困难一些。
例如:包容
父母看到孩子生气却始终微笑是包容,大地又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是包容、蔺相如回避廉颇也是包容。生活中处处有包容。
例如:纪念
纪念一只丢失的铅笔、纪念一场酣畅淋漓的哭泣、纪念孙中山先生、纪念血洒疆场的爱国将士、纪念陶渊明等,思维的触角可以向四面八方伸展。
平时多做这样的练习,有利于考场迅速打开思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曹阳老师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化一为万和化题为象。
我们看他的一次作文训练:
一、训练文题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训练主项
1.提高想象联想能力(突出"构思精巧"和"有个性特征")
2.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
三、训练要点
1.增强"开合"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合得拢)
2.增强"选择"能力(什么方面,什么方式,什么方法)
四、指导要点
(一)"化一为万"
所谓"化一为万",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感悟大自然"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间。我们要善于从虚到实,化概念为万象。"大自然"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我们从概念出发,当然打不开思路,导致千篇一律去写"要保护自然环境""要改造大自然"等等。当然,这些立意本身很好,但是从拓开思路的角度说,就不能不说局限性很大。怎样才能打开思路,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呢?那就要"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要在眼前呈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这样才能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给写作提供无限契机。不要静止地观察,要动态地观察和感知,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和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例如,水有千变万化,山有奇崛险怪,树有万种风情,云有千姿百态。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哪怕只写流星,也会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