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50个字。
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初探
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 包新颜
【内容提要】
目前,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在小学阶段已如火如荼的展开了。随着日益减少的生源向初中阶段推进,在初中进行“小班化”研究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南京市小班化教学试点校的语文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走进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首要具备的是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要能够合理的处理教材,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课堂形式要有变化。让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研究从理念到实践得以体现。
【正文】
小班化教学在学生生源减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小班化教育与新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理念相吻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这一变化走向初中语文课堂时,刚刚走出大班化教学的我们成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者。一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改变了很多。小班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单纯是汲取知识,更多的是互相交流;不再是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感受学习的快乐;学生的成长也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多的是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人格社会化的完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能力的培训者,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达成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在悄然变化着……
走进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首要具备的是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理念不只是“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小班化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双方,特别是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小班化教学要成为师生双赢的双边活动。小班的学生喜欢语文课的原因可以简单到“老师幽默风趣”、“我们可以多一些表演”、“老师,我认为你说的不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班语文教学中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在与学生一起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在不断磨砺中成其锋芒。
小班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班额的减少,这就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层次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教学内容在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本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更为重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全体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语文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特征。活动不是流于形式的表演,而是有质量的教学手段。这些活动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激发出学习语文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