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与遁世——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探疑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3 15:42: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40字。
用 世 与 遁 世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探疑
江苏省宿迁中学  王孝玲(223800)
长期以来,分析家们都将李白的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归为游仙诗。认为诗人借助梦游之经历,表达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笔者以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诗的主旨并非惯常所言的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而是表达官场历险、用世理想幻灭后的失落与彷徨。游仙只不过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外壳,曲折反映现实才是其精神内核。然而一般分析家总是褒遁世而贬用世,将《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李白遁世作品中的名篇,激赏其傲岸之风骨、洒脱之态度。殊不知,诗歌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离开宫廷用世理想幻灭的不甘与愤激才是李白内心的真情实感。
李白少年时代便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此后十年,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等地。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四、五月间,四十二岁的李白自南陵奉诏入京。玄宗召见于金銮殿上,命其待诏翰林。天宝二年(743)待诏翰林期间,起草《出师诏》,醉写《清平调》《宫中行乐词》,一度得意殿前,以为升迁有望。秋,遭谗见疏,遂有归隐之念。天宝三载(744)三月,上疏请还山,玄宗赐金放还。 天宝五载(746)卧病东鲁。后复思游越,告别东鲁诸公,写有《梦游天姥吟留别》。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但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年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从二十五岁出蜀,到六十二岁病逝,李白一直都没有放弃他“乘风破浪、挂帆济海”远大抱负和“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理想。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天宝元年的长安之行李白抱有很大的希望,他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可以为证: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