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高考题型检测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25 9:48: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7800字。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高考题型检测
共题约字。湖南省汝城县第一中学 袁利盛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给予,指贿赂
 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理:命运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分出
2.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能守其土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③李牧连却之     ④有如此之势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D.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可谓智力孤危
 C.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试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的写作意图。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译文: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
6.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叹世 陈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