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10字。
八年级(下)语文
文言文学习资料
江苏省海安县海光中学 张苹
马 说
释词译句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
常有。
重点词语:伯乐:春秋时人,擅长相马。 千里马:一日行千里的马。而:但是。
原文: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重点词语:虽:即使。 辱:受屈辱。 奴隶人:做奴仆的人,这里指马夫。
骈:读pán,两马并驾一车,这里是并列、一同的意思。 以:把。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重点词语:之:无意义。 食:读shí,吃。 或:有时。粟:读sù,粮食。
石:读dàn,量词。
原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重点词语:食:读sì,喂养。 其:它,指千里马。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
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
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
千里呢?
重点词语 是:这样的。 虽:虽然。 之:的。 食:读shí,吃。
才:才能。 美:特长。 见:通假字,通“现”,读xiàn,显现。
且:尚且。 等:等同,一样。 得:能够。 安:怎么、哪里。
其:它。
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它的
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思。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
下没有千里马!”
重点词语 策:驱使。 之:它,指千里马。以:按照。 其:它(指千里马)的
道:方法。 食:读sì,喂养。 尽:竭尽,这里指充分发挥。
材:通假字,通“才”,才能。 鸣:鸣叫。 之:无意义。
而:却。 执:、握、拿。 策:马鞭子。而:无意义,连接两个动作。临:到……跟前。之:它。 马:千里马。
原文: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重点词语 呜呼:唉(感叹词)。邪:通假字,通“耶”读ye,相当于“吗”。
其:前一个意思是“难道”,表反诘语气;第二个意思是“恐怕”,
表推测语气。
学习要点
[常识]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中的《杂说》部分。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
[托物寓意]
千里马——人才;伯乐——善于识别发现人才的人;奴隶人、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段意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