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70个字。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特点
及其发展过程
写作提纲
一、 概述杜甫一生经历及诗歌的思想特点。
二、 杜甫青年时期诗歌的思想特点。
三、 杜甫思想发展的顶点。
四、 杜甫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的原因。
五、 总结杜甫一生思想发展历程。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特点
及其发展过程
殷华平 041060457
孝感电大2004级汉语言文学本科
【内容摘要】
杜甫诗歌如实地反映了他的时代,也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快意壮游时期;困居长安谋仕失意阶段;坎坷从政时期;弃官漂泊时期……青年时期的他对社会政治和现实生活缺乏了解,却对前途充满天真的乐观和大胆的自信。大唐盛世赋予他对生活,才学,思想,前途的乐观和自信,使他爱这个国家,把自己和国家联系在一起……中年时期的杜甫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一方面,他以从青年时的天真理想转变为关注现实;另一方面,这样从爱国爱民出发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贯彻于未来岁月,直到去世,所以说,这几年的思想是他思想的高点……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乐观主义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儒家思想 弃官为民 关注现实
前 言
杜甫诗歌如实地反映了他的时代,也真实记录了他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同时,他又是受到深入研究的古典作家之一,大部分作品都可以系年或大约系年,因此,通读他的全部作品,掌握他的重要资料,分析他的代表作品,可以完整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和发展过程。
一、杜甫青年时期诗歌的思想特点
杜甫出生在一个下层士大夫家庭,成长在大唐帝国鼎盛大逆太平年代,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获得较高文化知识的培养和熏陶,抱有“奉儒守官”,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志向,青年时期的他对社会政治和现实生活缺乏了解,却对前途充满天真的乐观和大胆的自信。可从下列片段和代表作品得到了解和印证。例如《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灵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生,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六年间。当时他考试不中,到山东游逛,远望泰山,抒写心中感受,显示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胸怀和自信。横跨齐鲁的东岳泰山,一望青山绵延不绝,崇高而广阔。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阳光照耀使它南北两边明暗分明,如同清晨和黄昏,壮美而清明。萦绕泰山的层层云烟激荡诗人心胸,睁大了眼眶看到见飞归泰山的鸟,博大而宽容。于是他领会了孔子的名言,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总有一天会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