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0字。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川省仪陇县第二中学 唐鸿燕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是探索、改革、创新的时代。这就要求青少年一代具有开创意识,而我们的教育也要改变观念。江泽民在新时期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现在实行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核心也就是“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九届人在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创造活动中去。语文教学的创造活动除了广泛意义上的作文活动外,事实上阅读教学更是一种经常地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为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转变阅读观念,唤起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的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改革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造成的“少慢差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效率不高上。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范围,更难于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把着重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分析转化到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上来。语文阅读教学,其主要目标不应该是对文章本身的解析,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加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通过读熟以至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使阅读文本典范、优美的语言和文章本身的逻辑思维规律“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并养成一种自己的“语文行动和心志活动”。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内容的讲解、分析要精要,要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服务,那种脱离语言和思维训练的空洞的说教、烦琐的分析必须摒弃。我们要克服形式主义,提倡朴实的教风,在课堂上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分析、自己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课堂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参与性,导之以法,唤起主体意识,更要鼓励求异,培养创造性。语文阅读教学最忌古板保守,对学生提出的出乎老师意料的新的见解,要积极鼓励,或者组织学生讨论,看看这种见解是否正确,若言之有理,就应该大胆肯定,若言之片面或错误,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