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战语文模拟试题
Ⅰ必答题(共135分)
一、 古诗文阅读(33分)
1.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道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2) , ,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4)阳春之曲, ; ,其实难副。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问题。(7分)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1分)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3分)
(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照要求完成3—7题。(20分)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闲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祚久长。(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第四十》)
3.为下文断句(3分)
数 年 教 化 大 行 道 不 拾 遗 时 光 武 初 即 位 乃 下 诏 曰 前 密 令 卓 茂 束 身 自 修执 节 淳 固 诚 能 为 人 所 不 能 为 今 以 茂 为 太 傅 封 曪德 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 B. 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诣:前往
C. 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躲避 D. 方见重于世 重:尊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亭长为从汝求乎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 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C. ①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世之公相
D. ①而独能取忠厚之臣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
B.卓茂担任密州令时,有人告发一位亭长私自把他遗失的米肉占为己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惧怕亭长而不敢向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