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00字。
议论文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 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如《怀疑与学问》。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学生初写议论文时,在结构层次的安排上,往往出现如下的问题:1.不会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行文中又出现一个新论点,中途易辙。2.思路不清,不会从多角度说理,不会逐层深入地推进论证。3.不会将议理与叙事相结合,随时回扣论点。4.不会安排衔接过渡段,使文章脉络贯通。
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均有待于提高。怎么办?以教材为例,有针对性地读、练。“以写促读,以读导写。”
让学生逐步认识并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层次,可分五步走:
一、深入浅出,感知引路
从生活中学生熟知的议论文入手,深入浅出地讲清议论文的要素及论证的结构层次。
我举了这样的例子。
小胖这天放学,一进门就向妈妈提出一个鲜明的论点:“妈,您给我做一双鞋套。”(提出问题)为什么呢?小胖掰着手指头振振有辞:“1.学校语音教室规定,学生上课要穿鞋套,以免带进灰尘。要保护仪器设备嘛。2.全班有48人,47人都做了,只有我没有,多影响集体荣誉呀。3.我没有鞋套,上课心里老不踏实,听讲都不专心了。”(以上为分析问题)妈一听,儿子说得在理,忙说:“给你做,可是鞋套什么样儿?怎么做呀?”小胖说:“您就找两块布头,照我穿的懒汉鞋的鞋帮剪成形,再缀到鞋垫上就齐活。”(解决问题)
感知熟悉的例子,是使学生明白议论文是明理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正确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使他们明白,论证时应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逐步深入地推进。并照猫画虎,通过口头作文使其兴致盎然地领会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二、提供论据、扶步练写
初写议论文,学生很难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时可用“旧瓶装新酒”或“搭积木”的办法练写。
如让学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进行再论证时,给学生两段史实:1.南北朝时,曾被作为奴隶卖来卖去的石勒,在挫折中奋起,终于建立后赵,雄霸天下;2.商纣王昏庸无道,追求安逸享乐,终至亡国。指导学生结合原课文的议论进行论证,说明穷困挫折能坚定人的意志,激励人去成就事业;而骄慢怠惰则要国破家亡的道理,并由此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训练方法就叫做“旧瓶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