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3 8:18: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40字。
《项脊轩志》教案
二中 晓华  会员帐号:huaxiao
教学目标:
1、  从文本出发,分析、体验文本内容,尝试还原作者创作时的语境。
2、  掌握本文情感表达的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向学生印发资料,学生疏通字词。
2、  把握重点字、词、句。
3、  活用词:雨泽下注  乳二世
4、  古今异义词:比去,以手阖门   或凭几学书   已为墙
5、  通假字:而母立于兹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文配乐诵读录音,学生整体感知文字的抒情气氛。
二、学生品读,明确文字主要内容:轩、人
三、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采用先直观画面描绘后抽象文字的品味流程品读文章。
将文字分为三组:
第一组:品味“借书满架,偃仰啸歌……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可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写描述一下项脊轩的美景,可有不同的画面,只要符合明亮、优美、幽静等到特色即可。
教师可找一幅风景画,用它与本文画面相对比,经过学生讨论总结本文写景的特点:
1、  景物动与静相结合,有声与无声相应和。
2、  写轩,亦写轩中之人的生活,以及安详、和悦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欣赏的心情。
总结:当人物的感情与外部的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的特有的“意境”。
教师介绍意境的有关知识(略)
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以竹喻志节,文中“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一句表明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
第二组:人。
作者以非常简洁的文字叙述了自己的一些亲人。
1、  亲人。
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用语言描绘文中所表现的画面。
画面一  母:一位老年妇人和一位小男孩在一小阁内回忆,两人泪流满面。回忆画面:一位中年妇人抱着一个婴儿在内室,婴儿在哭闹,相邻室内有一位青年妇人在敲着两室间门,神色焦急,口中似乎在询问什么。
画面二  大母:同一小阁室门紧闭,室外一老年妇人一脸欣喜匆匆而去,室内一少年神色亦喜亦悲。
画面三  妻:仍然是同一小阁,少年已长为青年,他面带微笑,坐在桌案之前扭身看着身边的一位少妇。那少妇也拿着一本书,笑着,好像在问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让轩中的人物在画面中有那样的动作。在完善画面时要注意细节的到位、人物个性表达到位。
作者写这三件事情,都是生活中平常而又平常的家庭琐事;人物的三个动作,也是自然而又自然的人之常情;三句话,更是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家常语。然而连在一起,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对孩子的不适而忧心忡忡的母亲;使我们仿佛亲眼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