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的审美内涵及教学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三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1 16:59: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00字。《报任安书》的审美内涵及教学策略 
                               朱昌元 黄加文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说:“汉来笔札,辞气纷纭。观史迁之《报任安》、东方之《谒公孙》、杨恽之《酬会宗》、子云之《答刘歆》,志气槃桓,各含殊采;并杼轴乎尺素,抑扬乎寸心。”其中《报任安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可以说是居书信散文之首,为千古压卷之作。整篇文章,以其丰富、强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和浓郁的审美内涵。笔者认为就其审美内涵而言,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一、气氛的悲壮融合之美。所谓“悲”指的是文章充满了悲剧气氛,即“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所谓的“壮”则是主体足以征服可怕之物所引起的痛苦的至大至刚的力量。
悲剧都是冲突的产物,是正反两种社会力量冲突的产物。悲剧的升华是悲,是美的殒灭之悲;但悲剧的净化是美,是排除了悲观和痛感的美。《报任安书》通篇倾诉人生处境屈辱孤寂的悲情,而又处处闪烁着作者人格力量的光辉。朝廷正义感的失落,官场的世态炎凉,忠心的不被知遇,处境的卑微低下,身心的奇耻大辱等无不是司马迁悲惨生活的控诉。但是,我们又能时时感受到他那刚正、倔强、抗争的人格力量,并且在豁达的生死观和生命追求的实践中得到了理性的升华,在“舒其愤”的激情
中闪烁出理性力量的光辉,使情感和理智得到了统一。
    二、结构的曲直整饬之美。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中评曰“学其疏畅,再学其郁勃;学其迂回,再学其直注;学其阔略,再学其细琐;学其径遂,再学其重复。一篇文字,凡作十番学之,恐未能尽也。”此评论对《报任安书》的行文结构作了高度的评价。原文长一千三百余字,可分为六大段:首尾两段述复信延迟原因及复信时的心情;第二段述不配“推贤进士”的缘故;第三段述为李陵事下狱的经过;第四段述忍辱苟活的原因;第五段述发愤著述《史记》。全文篇幅宏长,内容深刻广泛,涉及的事件杂多而曲折,但是作者仿佛思之所至,信笔写来,时缓时急,时曲时直,纲领时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