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小题。约9190字。
江苏省2006-2007学年度高考语文练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涤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双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如果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有两个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殷(yān)红 冠(guàn)冕 亲昵(nì) 沉淀(diàn )
B.苑囿(yòu) 相称(chèn) 吮(shǔn)指 着(zháo)力
C.庇(bì)护 绮(yǐ)丽 诡谲(jué) 慰藉(jí)
D.泯(mǐn)灭 脑髓(suí) 彤(tóng)云 挖掘(jué)
2.下列各句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海在风的蛊惑下,伤害着忠贞不二的礁石。然而礁石痴痴地恋着骄奢姿狂的大海。
B孟子认为“仁”就是要有测隐之心,“义”就是要有羞恶之心。
C 邓小平高屋建领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对正本清原,解放思想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D 翠翠在爷爷瞌然长逝后,守着渡船,思念着远行不归的人,憧景着爱情。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不啻(但、只、) 秋行夏令(命令) 挥斥方遒(正当) 数不胜数(能承受)
B 阜盛(多) 为之一新(全) 公正不阿(正直) 变生肘腋(很近的地方)
C 回溯(顺水流走) 芸芸众生(众多) 矢志不渝(改变) 生生不息(不停地滋生)
D 孔武(很) 前合后偃(倒下) 强聒不舍(罗嗦) 孜孜矻矻(勤劳不懈样子)
4.对以下复句层次及分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成功的基础是奋斗,②奋斗的收获是成功,③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 ④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A.只有一层,在③处切分,是因果关系。
B.第一层在③处切分,是因果关系;第二层在②处切分,是承接关系。
C.第一层在③处切分,是因果关系;第二层在②处切分,是并列关系。
D.第一层在③处切分,是因果关系;第二层在②处切分,是并列关系,另一个第二层在④处切分,是条件关系。
5.下列各句,依次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②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A.正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B.正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C.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D.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使用XX牌涂料,使你的居室蓬荜生辉。
B 树皮的皱褶提醒我们不要数典忘祖。
C 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振聋发聩,淹没了雨声。
D 我军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所向无敌。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B.报晓的公鸡是集合的信号。
C.他回到家乡已经四个多月过去了。
D.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8.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梦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亲情,也有离别;有成功,也有失落。
②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③远方几个小岛,在海浪的摇篮中像一个个可怜的小宝宝。
A.①排比 ②反问 ③比喻 B.①对偶 ②反问 ③比喻
C.①对偶 ②设问 ③比拟 D.①排比 ②设问 ③比拟
9.下列关于标点符号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句末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
B.句内点号有逗号、顿号、分号3种。
C.常用的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等。
D.省略号通常用六个小圆点表示,有时也用十二个小圆点表示。
10.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正”“误”两个字的正确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①前者可在部首目录中查“一”部,后者可在部首目录中查“讠”部。
②前者可在音节表中查“Z”,后者可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