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3800字,根据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编写,题型以表述题为主,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李清照词两首
【课前导学】
1填空:李清照,号 居士, 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前期词多写 生活,词风 ,后期词多 ,沉哀凄苦,有时也流露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 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 ,崇尚 ,提出“ ”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后人辑有《 》。(易安 宋 金石书画 悠闲 清丽婉转 叹悲惨身世 白描 格律 典雅情致 “词别是一家” 《漱玉词》。)
问答:课文所选的两首词写作时代是否相同?
解答: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名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品。
2醉花阴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他的主旨是什么?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3读《声声慢》,整体把握全词的内容和写法。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悼亡之悲、怀旧之哀、家国之痛。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易错辨析·强化能力】
1有人说:李清照的愁是因人瘦而愁,你同意这说法吗?
分析:单从字面上可能同意这个看法,但联系全词,看作者的深层的思想却不是这样。
解答: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瘦因愁而生,愁因丈夫流落在外而生,可见全词抒写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声声慢》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的“憔悴”指菊花憔悴还是人憔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解答:下片这几句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