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有道德的语文课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6 14:27: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10个字。
浅议有道德的语文课堂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初中  李富群  226371
纲要:“道德教育”不只在思品课、思想政治课及所谓的德育活动中才有,而应回到“道德课堂”。语文教学中不只是渗透“道德教育”,而且要用道德的方式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从课堂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惟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语文课堂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动机,在开放的语文课堂,倡导平等、尊重、双赢的交往方式,让师生生命得到美丽的放飞。
关键词:语文  道德课堂  愉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了“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课改目标,并进一步强调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过程”的理念。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成为“道德课堂”呢?如何让师生过有道德的语文课堂生活呢?
一、    什么是“道德课堂”?
什么是“道德课堂”?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道德教育”。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曼教授对“道德教育”作过深层次的解读。她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并不是独立于其它诸育(智、体、美、劳)的单独一育,道德教育并不是只在思品课、思想政治课及所谓的德育活动中才有,道德教育只有回到“道德课堂”才能实现。
其次要弄清什么是“课堂”。“课堂”是指师生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的生命充实与展开的过程。而“道德课堂”就是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并让师生从课堂生活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惟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鲁洁语)。
因此,道德课堂不是研究课堂中的德育问题,也不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而是研究整个教育过程的德性问题,即研究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价值道德选择时发生的道德冲突及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问题,研究并解决教师以为的善良愿望与令学生反感的教育行为及令有识之士担忧的教育结果的巨大反差问题。
二、    丧失道德的语文课堂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教”无“学”,或有“教”无“育”,课堂与社会远离、与生活远离、与实践远离、与学习者的生命远离。课堂中道德严重丧失,甚至走上了“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歧途。(徐金才何云峰《新课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