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30字。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 王健龙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国内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2.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突出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忧郁、敌对、恐怖六个因子的均分明显高于常规。近年来,媒体频频披露诸如在学生脸上刺字,用火钳烫伤学生,用小刀割破学生手指,当众扒掉学生的裤子等个别中小学教师体罚、虐待学生的事件,引起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些有识之士对校园暴力事件发出感慨: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到下一代接班人的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心理减负势在必行。
一、教师心理负荷的来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除了有着一股职业共同的心理压力,如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晋级升职等压力之外,还有着比其他职业更强烈更持久的心理负荷。
首先,教师的工作业绩是最为直观的,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很少有可能掺杂水分,基本上没有主观或模糊的成分。在旧有的评价体制下,教师的业绩不仅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如评先表模、职称晋升等相关联,还直接与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挂钩,被社会所密切关注,没有哪一种职业承担如此沉重的压力。面对家长的期望,教师不仅延长工作时间(每天远远超过8小时),还要有明确的效率。在人们呼唤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时候,在升学指挥棒的挥舞下,在家长的殷切期盼中,教师哪里敢减负,他们除了超负荷地工作,别无选择。因此,教师队伍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都比较高,这对教师的心理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学校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地方,名目繁多的检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