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结庐在人境》复习与同步练习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1 12:48: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2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下)教案与学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课题:《饮酒》复习与练习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理解诗歌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诗歌以及翻译: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自己的房屋建造在人们集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你问我怎么能这样,心既然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二、理解诗歌:
(一)知识提示: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365-427),名潜,又名元亮,世号靖节。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
(二)主题与写法的理解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诗前有小序,序中说,这些诗是其“闲居寡欢”,“既醉之后”所作。《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三)理解诗歌: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题: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答: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地方并不偏僻,“而无车马喧”是说没有什么有地位的来拜访他。
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题:这里富有怎样的哲理?
答:哲理是:心既然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这里自问自答,解释“而无车马喧”的原因。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问题:这里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这两句最能看出诗人高尚的情致。这里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2)问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写景的作用是什么?“悠然”用得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