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高考作文常见症状及诊治
据有关的统计表明,高考有20%的学生失败在作文上,由此看来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命运。所以,找出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就非常重要。
根据学生的平时作文和高考的“临床表现”,我发现学生作文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
1、情感的贫血症。学生的作文里面好像永远没有生活和自己。写到妈妈就是勤劳、善良,我的老师都是一个模样,我的同桌又似曾相识。开篇就是大道理,一个个都像政治家,与党中央绝对的高度一致。其实,这些“宏大叙事”连学生自己都不懂、不通、不信,“ 假、大、空”现象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通病。类型化的形象代替了“个性形象”的塑造,他人的眼睛迷失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政治术语取代了感性的表达。
2、思维的紊乱症。首先是结构混乱,记叙没有线索,论证没有思路,说明没有顺序。给人的感觉前后颠倒,缺少整体性。写作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次,对问题认识不清,观点不明确,态度不明朗。写完之后还模棱两可,不知所云。
3、表达的失语症。语言平铺直叙,没有色彩,苍白无力,读来让人味同嚼蜡。叙事缺少生动,论证缺乏力度,语言反反复复,搜肠刮肚,像挤牙膏一样来凑够字数。
根据以上症状,开出以下诊治疗法:
1、让学生的精神健康成长。人的成长包括身体成长和精神成长。身体的成长是显性的,也容易引起注意。精神的成长却容易被忽略。精神成长的“营养”就是阅读。拓展阅读的空间,要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阅读视野决定写作的视野,阅读品位决定写作的品位。在阅读的时候要有“自我”的存在,和文本展开对话,或者赞同,或者反对,总之,在“对话”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要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题目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
2、让学生走进自己的情感世界。“吾手写我心”,作文就是自己思想、情感的外显。新的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所以老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