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00字。作文素质培养的几个起码追求
广东省 佛山市 南海区 石门中学 语文组 纪光一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1期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①作文之所以是“老大难”,实际是“老大”地“难”在学生的作文素质的养成。学生作文素质养成,最要从如下几个作文的起码追求、亟需习惯上培养,从而根本解决作文“老大难”问题。
一、 精粹文章的阅读记诵
怎样写好字?书法家沙孟海简洁地回答“要眼中有好字”。怎样作好文?我们也可以简洁地回答,“要眼中有好文”。写作须以阅读为先导,“劳于读书”才可“逸于作文”。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一般说是“熏陶”、“浸染”、“潜移默化”的,对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收获的教会,知识的灌输,技巧的汲取,语言的磨砺,应是一种长期的、无形的“渗透”。作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阅读学原理》上说:“通过阅读,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读者的观点认识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读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上的飞跃;读者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练达。”可见,阅读对作文的作用巨大。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造句……或者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及语感的形成等方面,学生在阅读中都能有大量的见识,有了这大量的见识,然后才能在在借鉴中求异,模仿中创新。
记诵,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桥梁。鲁迅的开手写小说,“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巴金写的散文,以“两百多篇古文”为
①新蕾出版社1982年版张定远编《作文教学论集·序言》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