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520字。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这是一张注重书写能力的试卷。在试题总分100分的基础上,书写优美整洁的加1分;字迹潦草难辨、涂抹痕迹较多的减1分。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为加点字注音。(3分)
猝不及防( ) 精神虐杀( ) 处处炫耀( )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在错别字下方作标记,并在每组右侧的括号内改正。(2分)
(1)人情事故 望洋兴叹 索然无味 怨天尤人 ( )
(2)大动肝火 为富不仁 展露头角 花枝招展 ( )
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学而不厌 言简意赅
含辛茹苦 泯然众人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5.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删除号: 换用号:
增补号: 调位号:
(1)通过近一阶段的实习,使我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成功的关键。
(2)北京市将努力提高生态环境,以保证“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6.古诗文默写。(5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双兔傍地走, 。
(3) ,病树前头方木春。
(4)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
。
7.诗歌简析。(2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这首诗虽然只有28字,却如同一篇小记叙文,有人有事,有情有景,有时间有地点。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感的一个字是 。
(2)仿照下面给出的“具体时间”,写出作品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
具体时间:春天的一个傍晚 具体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