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尺水兴波”之妙法与例文赏析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北校 张鹏 13563232426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故事情节简单,看了开头就知结尾,给读者的只能是失望;而如果情节能抓住读者而又常令人意外,“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会让人叹为观止。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千字之内尺水兴波,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造反差:变化越大,反差越鲜明,则越具迂折之美,越含耐嚼之味。借助情节的运行、发展及陡转构成信息的大反差和艺术的大反差,无疑会增加作品的魅力。运用这种技巧的关键在于在反转下跌前把递升段的势蓄足。一个事件在情节运行中不是在原阶段重复发展,而是向上做更进一步的变化发展,直至艺术之势蓄足了,再来下跌反转,反转才来得出人意料,从而使读者于一刹那的阅读中受到强烈的审美刺激。
2、 巧设悬念:在微型小说中,悬念和误会往往被叠加起来使用。作品的总体构思框架是一个误会,两个人物在一个场面的单一事件里发生了误会,这个误会先形成悬念。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这个悬念不断强化,往往到作品的最后才消释这个悬念。读者在瞬间顿悟:原来这是绝不相干的事发生了错位的连接!
3、 欲扬先抑:兵书上讲“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文章也有此法,想要褒扬,先从反面入手,层层铺垫,然后找准契机,陡然一转,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出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4、 偶然巧合:吴祖湘认为,文学区别于历史记录的本质特点是“想象和虚构”,那么,要使文章生动,吸引读者,善用偶然和巧合就显得至关重要。
5、 巧设意外:微型小说结构往往跌宕多姿,故事曲折,特别是结尾之处,情节急转直下,奇峰突起,来一个突变结局后戛然而止,使读者在惊愕、叫绝之余回味无穷。巧设意外,只要合情合理,总会常写常新,令人欣赏。在情节安排上,要注意下笔之前就做好通篇的谋划,包括后面的意外之笔也心中有数,这样,写作时就能在前文巧设伏笔,蓄势待发,在后文水到渠成,用意外之笔摄取人心。
6、 层层反转:通过增加变化的量来构成艺术反差,让作品的情节开头和情节结尾构成二重以上的反转变化,让情节发生正——反——正——反这样多重“蛇行线”式的曲折变化,从而给读者造成连续性吃惊的审美效果。
7、 节外生枝:写记叙文要善于“节外生枝”,是指在写好基本情节之后,还要考虑在节外生发出新的“枝叶”来。有些文章,用一个基本情节来支撑似乎可以成篇了,但仔细体味一下,又觉得新意不足,这时,如能“节”外生“枝”,就有可能“锦上添花”。
8、 营造误会:误会即误解人意,它是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有效触因。正常情况下,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在误会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发生,一些看不到的人物内心世界也因为误会而凸现出来,所以,巧妙地营造误会,常常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文赏析:
父亲的推荐信
凤凰
那年,朋友中专毕业,回到城里后,他开始四处找工作。他运气好,一回来就遇到一家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公司招聘人员。他一得知这个消息就赶紧跑去公司报了名。当他报了名出来和别的前去报名应聘的人一交谈,他就失望了。别的应聘者不是本科生,就是大专生,而他只是一个中专生。要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