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学——语文课堂诗意的回归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29 19:55: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10字。
审美教学——语文课堂诗意的回归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汪振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课堂审美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  阐述了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即:明确中学语文美育教育目的,了解中学语文美育教育原则,挖掘文学作品美的因素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
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它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精深、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主席台还给学生。课堂中,“教”变成“导”,“导”激发“学”,“学”催生“问”,“问”又呼唤“导”。和谐、平等、民主、对话的氛围中师生进行互动,课堂成为他们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无疑,这是教学的归真。这样的归真给适宜自学的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语文课“如坐针毡”的枯燥变为“如沐春风”的享受不再是庄子望洋兴叹的无奈。本来,语文学习应是学识的、智慧的、创造的,更应该是诗意的、审美的。用寻找美的眼光仔细审视语文,它是美丽的;用创造美的眼光构建语文,它又是诗意的。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现状
相当长一个时期(甚至包括现在),语文教学在应试的崎岖小路上艰难跋涉。本来应充满情趣的母语教学,导致的结果是师生苦不堪言,又何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缤纷?
老师把注意力放在是否押中了作文题,学生把热情燃烧在技巧的琢磨上,我们的语文教学便无奈地走进了注重雕虫小技的可悲境地!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操练,学生何谈获取美的感受,得到美的愉悦?教学程式化、刻板化,美文被字词句段剖析的支离破碎,活生生的语言现象当作尸体一样任意血淋淋的分割,学生又怎能从作品中汲取应有的美?学生的课外读写缺乏规范和指导,题海战术让学生不负重负、效率低下,学生又哪有时间、精力、心情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语文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说明,语文学习是一个获取语感的过程,更是一个获取美的语感过程。
二、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中学语文美育教育目的
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它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丰富的想象力、纯粹情感趣味和人格的自我超越。
感受美。自然万物,奥妙无穷,不尽的美在奔腾在燃烧。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塞北风光的凄美壮观;江花胜火、江水如蓝是江南风景的如诗似画;“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是情美;“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是趣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理美。自然界有不老的风景,它迎接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情。
鉴赏美。文字如魔术大师,总在书香气中流淌出风格之美。比如诗词,李白的飘逸洒脱,贾岛的险峻奇崛,清照的委婉多情,杜甫的深刻犀利;再如散文,冰心的亲切自然,朱自清的优美醇厚,梁实秋的精炼洁俏,余秋雨的民族情节。如果语文学习能于平淡处品味沧桑,于哀婉处体会婀娜,因愤怒与作者泪湿青衫;至动情处,放声诵读,含英咀华,至细微处,圈点勾画,信笔涂鸭,那么在快乐美感学习过程中无疑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了。
创造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生活与学习、积累与思考累计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小事一件闲情一缕灵思一点都会因为有了美的感受、美的熏陶、美的体验,而欣欣然让情怀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