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提问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提问”在对话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水平,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对话 理念 语文 课堂提问
“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孕育、生成、发展,这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对话”创设了生动、真切的交往情境,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一个人有了浓厚的对话兴趣,有了众多的对话关系,有了广阔的对话领域,有了高雅的对话主题,那么在长期的对话场景中,会变得乐观、合群、机智、深沉、成熟……”没有对话,也就没有人的发展。
刘庆昌先生认为,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这代表了大多数论者的观点。他认为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进一步讲,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对话教学可能以对话方式的教学呈现,但其他方式只要是在对话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属于对话教学。”
在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在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中,“提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 有待提高的提问水平
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是在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度,也不仅仅再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而是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