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40字。
浅谈写字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笔者尝试以发挥书法传统的优势,加强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审美观,提高写字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切入点,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把写字教学纳入学生生活体系,培养健康的人格,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发展学生良好的写字品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文素养 写字教学 审美教育 张扬个性 健康发展
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一中学 李震
形势的发展和美育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首先,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国家教委于90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新《小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也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然而审视当今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存在着种种弊端,积极开展写字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写字教学效益刻不容缓,
其次,书法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是对新课程培养目的需要,也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上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它内涵绝不仅仅限于“审美”(即认识美)或美感(即感受美), 还包括主体在实践中创造成的能力以及自我完美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因此,美育作为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的重要途径所包括的全部内容,其中也包括了人文素质的研究和写字教学的研究。
由此可见,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与写字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写字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尝试从发挥书法传统的优势,加强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审美观,提高写字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切入点,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把写字教学纳入学生生活体系,培养健康的人格,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发展学生良好的写字品质。
一、发挥传统的优势,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国书法是一种静态的表现艺术,它的美在于整体和谐。她既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又是诗意的线条化。借助于汉字形体的结构,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殊性,能通过抽象的点画线条的流畅旋折、收擒纵放等造型运动,将主观的情绪、情感、理想等心灵物象集中、提炼、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给人以精神上的美的影响。故作为艺术的书法教学,其目的应该是审美的.艺术的、形式的、诗意的,而不是应用的、文字的、泛文化的。当然我们亦不否定文字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只是在书法教学中应侧重于文字的造型、结构、布局及线条